精致的利己主义者和常青藤的绵羊
- from: http://mp.weixin.qq.com/s?__biz=MjM5NzExOTE2Ng==&mid=208583700&idx=1&sn=9bb0ea491064b3ffb93e7f24f9fc04a3&scene=5#rd
- 引言
- 钱理群:(中国)培养出来的学生都是「精致的利己主义者」。
- William Deresiewicz(在耶鲁教过十年书):《Excellent Sheep》
- 美国大学名校的运行机制。
- 中美大学的差异与相似性。
- 大学的作用?
- 好得像绵羊一样的学生
- 中国的优秀学生(画像):
- 边远地区,身体不健壮,社会经验有限,不善言谈,就是成绩好。书呆子
- 家族、家乡的骄傲,全省状元。
- 学习刻苦,因为过硬的分数才能拿到奖学金、留学资格、找好工作。
- 美国的优秀学生(画像):
- 父亲是大公司CEO,母亲全职主妇,都是耶鲁毕业生。读耶鲁遵循家族传统。
- 美国大学不止看成绩,还看「素质」。
- 乐队、能弹能唱,精通各种运动,多才多艺。
- 组织能力强(Leadership),学生会主席。
- 有爱心,做社工。美国大学允许高中毕业后,先玩一年再入学,休息+开阔眼界。
- 表象:
- 中国学生应试教育,很苦逼。
- 美国学生素质教育,很快乐。
- 认为美国学生更优秀。
- 实际上他们是非常相似的一类人。
- 美国学生参加课外活动(刷经历),跟中国学生刷绩点无本质差异。
- 只不过因为所谓「素质」是美国的学生评价体系的一部分。
- 很可能美国学生也为各种考察指标而焦头烂额,而并没有乐在其中。
- 而且美国学生,还要维持很好的日常形象。对于自己实际水平如何,并无暇顾及。
- 本质也是十分「功利」。
- 溯源
- 六七十年代的美国大学生确实优秀,有社会责任感,关心国家和社会。
- 后来行业收入差距扩大,学费高企,学生竞争激烈,没时间管己身以外的事情。
- 美国大学生成了取悦老师、家长的高手,有什么期待,他就做什么。
- 层层过关的选拔,只会让他们成了习惯性的成功者,未遇到挫折,害怕失败。
- 游走于过度自傲与过度自卑者两个极端。
- 只做证明自己行的事情。
- 中国学生
- 根据过去的「晋级攻略」谨小慎微地努力,不敢冒险,互相模仿。
- 一旦没有「攻略」,就毫无方向。
- 美国学生
- 毕业看似有很多选择,可以扶贫、救国、研究古生物……
- 实际上只有两个真正值得选择的职业:金融、咨询。
- 工资高,有脸面。不在乎专业,只在意是否名校、聪明、能干。
- 相似之处
- 为什么亚裔学生成绩即使再优秀也常常无法进入常青藤高校?
- 搞错了常青藤联盟的含义
- 精英大学,是开给精英阶级自己子弟的(美国上层社会子弟上大学的地方)。
- 他们一般都是私立的,没必要兼顾录取公平。
- 但是精英阶级意识到不能将新崛起的力量排除出去,会影响统治。
- 增加公立高中毕业生的机会。但是又影响了他们自己的子弟。
- 经过反复拉锯调整,录取制度成了如今的样子。
- 其实,这些制度是为了保证精英子弟的录取制度。
- 有助录取的「素质」,常常是「贵族气质」,「美式传统精英阶层气质」。
- 练小提琴而非吉他,练击剑而非武术,有名人推荐信,是社团领袖。
- 当社工也要是「亲切屈尊」而非「三生有幸」的姿态。
- 即使有奖学金帮助普通学生,精英子弟的录取率还是百倍于他们。
- 上大学花多少钱不重要,上大学之前花了多少钱才重要。
- 藤校录取生 22% 是美国 100 所私立高中的毕业生。
- 耶鲁真实的录取标准:
- 某一方面特别突出,如获得全国性的英特尔科学奖,稳进。
- 「全面发展」,7~8门AP课程,9~10项课外活动,但也不能确保,还要看家庭和推荐信。
- 巨额捐款者的子弟。
- 美国名校到底有什么用?
- 目的
- 为精英阶层子弟服务。
- 为精英阶层补充新鲜血液,维持稳定的统治。
- 中国名校
- 美国名校重视学生教育吗?
- 捧杀精英子弟,歌功颂德,让其个个自负。
- 假如真的是「精英子弟」可以迟到、早退、不及格,也不会被开除。
- 名校学生很忙,教授希望学生给好评,GPA水份大了,美国高校越来越不「宽入严出」。
- 上世纪的上半叶,名校虽然摆明让贵族上,但是教学还是严格的。
- 老贵族还是讲究品质的(无私、荣誉、勇气、坚韧……)
- 当今新贵充斥的大学,折射出美国精英阶层的堕落。
- 名校关注声望,即是资金
- 贪婪、短视,看中获得多少捐款,申请到多少银行贷款。
- 把学生视为顾客,敛财。
- 一切向钱看,因此当然希望学生去的是华尔街、咨询公司。
- 中国高校竟然还将其缺点视为优点学习。
- 结语
- 也许大学根本就不是教人生价值观和思考能力的地方。
- 可能有些东西真的没必要学。
- 你可能宁可放弃高薪为理想而活,绵羊未能接受这样的建议。
- 「哪怕世界的分工再细,专业化程度再高,也不太可能完全靠绵羊来运行。」
- 我的个人看法
- 美国名校依然还算是好地方,对于个人而言,还是值得挤破头进去的。
- 他们的师资和声望还是有,名校再堕落,还是很优秀,毕竟「烂船也有三根钉」。
0%
Show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