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的体悟
- 记于 2017-01-01 更新于 2017-03-10
- 停止更新
我还在一直做个人时间使用情况的记录和统计,即时间日志,但是不会继续在本博客中的更新其具体内容了。 - 停止更新时间日志的原因
换了新的工具,没时间将它适配到原有的工具链上,于是没办法方便地使用工具链自动推送时间日志到博客。根本原因其实还是我觉得:公开自己的时间日志已经意义不大了。 - 原有的工具链
打造记录统计时间日志的工具链花了我不少的时间和精力 —— 查阅、学习、组装、调试……- Evernote 记录:每天新建一篇时间日志,用来记录、统计时间的使用情况,精度是半小时。
- AppleScript + Python 脚本:
- 根据模板自动生成新一天的空白时间日志,并添加到 Evernote。
- 从 Evernote 读取前一天的时间日志,统计时间使用情况,然后将结果写回 Evernote 的时间日志里,同时也记录到数据库中。
- MySQL 数据库:存储每日、每周、每月、每年的时间使用情况的统计结果,包括各类事务的时长,以及占总时长的百分比等。
- 本博客:每个月初将上一个月的所有时间日志推送到博客的 LifeLogs 目录下,然后生成索引,并将其添加到本文中。
- 新工具
- 原有的工具链我使用了两年多,期间持续进行了非常多的修复、优化和补充,已经足够自动化和好用了。可是它的使用、维护和升级依然越发显得麻烦,因为我现在的我更倾向于更「简单、专注」的生活。
如果折腾这样一个工具链是为了证明自己有所谓的“极客范”,那么目的已经达到了,已经没有必要再继续折腾它了。 - iOS App「BlockyTime 时间块」
- 它的时间记录和统计的方式契合我现有的习惯,简单的点、选的操作即可完成时间记录和统计,方便省心。
- 既然已经有了一个足够好的现成解决方案,何苦继续自己折腾呢?人生很短,还有很多更重要更美好的事等着我去做呢。
- 原有的工具链我使用了两年多,期间持续进行了非常多的修复、优化和补充,已经足够自动化和好用了。可是它的使用、维护和升级依然越发显得麻烦,因为我现在的我更倾向于更「简单、专注」的生活。
- 时间日志的目的
- 其实在我知道《 奇特的一生 》这本书之前,早就开始做时间记录了。
- 我为什么要做时间日志?
- 现实生活中的各种活动,往往缺少足够有效的反馈,无论是正面的还是反面。我认为的「有效」的反馈,应该是「及时」,甚至是「即时」的。显然,半年一次的 KPI 考核就不够「有效」。
- 正如《 游戏改变世界 》一书所说,我想把现实生活过得像是「游戏」,拥有及时的反馈。
- 每努力半小时,我都会记录下来,仿佛我真的有一条「经验槽」,不知不觉它又涨了。好像是只要我不断「打怪升级」就能走上人生巅峰:「你看!今天除了睡觉 50% 的时间都有在学习呢!」
- 每虚度半小时,我也会记录下来,我可能会懊恼,但是这样才能够促使自己及时反省、思考、调整,改进自己的行为和观念:内务花费的时间太多,怎么才能更快地做完?打游戏、看动漫太多,要节制。
- 迷失
- 我参照「一万小时理论」,循着以上思路来使用时间日志,直到最近我才发现自己早已到达瓶颈,而且卡在那了……
- 瓶颈:经过长时间的实践努力,基本可以做到每天除去睡觉的时间,(一周平均)可以做到 45% 的时间用于学习和工作,很难再提高了。经过统计分析,这个结果至少对我来说,还是不容易达成的。
- 怪圈:我确确实实投入了不少时间去努力,但是成果寥寥,碌碌无为。虽然我可能也注重效率,但却忽略了实效,重要的是成果,我可以正确地做事,但更需要做正确的事,做最重要的事。不然一切不过是盲目的自我感动,南辕北辙、劳而无功。我之前对日常工作不够关注(虽然工作也只是手段),我太贪心了,关注太多无谓的多余的东西。
- 对「努力、学习、工作」的定义太宽泛,统计出来的时间虚高。例如,一般的阅读真的不能算是学习,因为读得太快太随意是不可能有效地吸收其中的知识的,至少对我来说是这样。
- 基于原有的统计方式,我过分关注投入的「时长」而忽视了「实效」,对真正重要的事投入不够。
- 实效
- 虽然重要的事投入产出比高,但是它们往往做起来比较困难,更耗费心力,不容易长时间专注投入。我恐惧陌生的领域,枉论「恐慌区」,我连「学习区」都常常怯于面对。
- 我倾向于做自己感兴趣的事,毕竟容易长时间坚持做下去。然而这些事往往是自己擅长的,投入产出比已经不够高了,重复做也提高有限。我陷入了「舒适区」。
- 寻路
- 经过了不少的实践和思考,我终于肯重视「刻意练习」了。
- 近来我又产生了许多新的体悟,更加热爱「简单、专注」的生活了。
- 我不需要那么多信息:不看报刊了,很少看知乎、公众号,不再盲目刷书,虽然朋友圈、微博还没戒掉。我真的「信息成瘾」了,但不想溺死在信息的海洋里。如果知晓某些信息的益处只有「徒增谈资」的话,我宁可「不知道」。
- 我不需要那么多朋友:社交网络让我产生了太多的“幻觉”和无谓的情绪波动,不如认认真真对待眼前的每一个人,多和真正愿意把你当作朋友的好友通信。
- 我决定花更多时间去思考:更快地做事,不如正确地做事;但是根本上,还是得做正确的事。战略上的懒惰,是战术上的勤奋是无法弥补的,选择比行动更重要,「磨刀不误砍柴工」,「三思而后行」。
时间日志格式
2017
- 一月:加班重构主项目;沉迷 ACGMN。
- 二月:春节,休憩。
- 三月:思一年之计。
- 四月:饮恨。
- 五月:闭关。
2016
- 一月:月光,学习。 学 49 动 8 废 5
Jan: use up, learn. - 二月:休息,懒。 学 37 动 4 废 4
Feb: Relax, lazy. - 三月:迷乱,迁居。 学 50 动 9 废 4
Mar: confused, move house. - 四月:加班,新项目。 学 47 动 7 废 5
Apr: work overtime, new project. - 五月:微博头条,新朋友。 学 50 动 11 废 4
May: TopWeibo, new friends. - 六月:疲累。 学 46 动 10 废 4
Jun: tired. - 七月:迷乱,冲绳。 学 38 动 9 废 5
Jul: dizzy, Okinawa. - 八月:晚睡,迁到新浪新总部。 学 50 动 10 废 5
Aug: sleep late, move to the new Sina headquarter. - 九月:计划,反馈,月光,纠结,讲究方法。 学 51 动 11 废 6
Sep: plan & feedback, use up, hesitating, methodology - 十月:重构,痛苦,精简。 学 44 动 11 废 8
Oct: refactor, pain, less. - 十一月:重构主项目,沉浸工作。
- 十二月:重构主项目,赶进度;沉迷精品 iOS 游戏。
2015
- 一月:适应,北京。 学 40 动 4 废 3
Jan: adapt, Beijing. - 二月:压力,新年。 学 34 动 2 废 2
Feb: pressure, new year. - 三月:技术博客,工具控。 学 34 动 4 废 7
Mar: tech blog, tool zealot. - 四月:毕业设计,悠闲。 学 26 动 8 废 10
Apr: graduation design, leisure. - 五月:毕业设计,论文,混乱的生活。 学 30 动 8 废 6
May: graduation design, paper, chaotic life. - 六月:毕业季,最后一月。 学 21 动 4 废 2
Jun: graduation season, the last month - 七月:新浪,入职,新起点。 学 29 动 3 废 2
Jul: Sina, entry, new begining. - 八月:公司公寓,适应。 学 34 动 5 废 2
Aug: apartment, adapt. - 九月:单元测试,新人培训。 学 33 动 6 废 4
Sep: unit test, orientation. - 十月:音乐节,运动。 学 40 动 9 废 4
Oct: music festival, sports. - 十一月:运动,饮食,睡眠,好习惯。 学 49 动 8 废 3
Nov: sports, eating, sleep, good habits. - 十二月:学习,运动。 学 50 动 9 废 4
Dec: learn, sports.
2014
- 八至十二月 时间统计实习,校招。
Aug ~ Dec Time Stat: intership, campus recruiting. - 十一月:挣扎,旅行,云南。
Nov: struggle, travel, Yunnan, Lijiang. - 十二月:实习,旅行,北京。
Dec: intership, travel, Beijing.
皇皇三十载,书剑两无成。
《自洛之越》孟浩然
Show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