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 秋

清爽的九月,正好是北京最舒服的时候。只可惜北京的秋天太短,之后又是我讨厌的冬天。

  • 每日计划与反馈(后来终止)
    • 我的 微博 从最近开始,每天发布前一天的反馈和当天的计划。其实我私下一直有写反馈和计划,不过通常更简短。
    • 这些私人的东西不需要公开。那么,公开是为了展示自己有多能干么?不,恰恰相反,我是为了用“别人的目光”来逼迫自己多干一点“正事”。
    •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我的执行力不怎么样。不然大学的时候,我早该拿到奖学金了。例如,关于早睡的「0000睡」几乎每天都出现在计划中,结果多少天了,我几乎没有哪一天能够做到,反馈的时候,就净写了各种“借口”… 只出一两次意外情况还说得过去,但是每一次都这样,我只能说:肯定是自己的毛病。
    • 无论别人到底关不关注我的微博,公开的「每日反馈与计划」都会让我我产生无形的压力。公开这些经常没有做到、久未完成的计划,让我不得不正视现实、感到羞赧,然后有内在动力去想方设法地一点一点改正自己的拖沓习惯。(想念高三时期的执行力)
    • 制定的目标,尽可能向「可度量」的标准靠拢。我在这个方面暂时还是没有做好。
    • 持续时间不长,我至今一直都如实反馈,以后也会坚持。毕竟自欺欺人没有意义,假装迟早会露馅。对「每日计划反馈」的结果感到自责也没有用,要的是立即开始实实在在地做些事。
  • 文字
    • 靠做自媒体(包括播客)直接挣钱不容易,不过它们还是有价值的。可以通过它们来展示自我、打造个人品牌、拓展影响力、给职业生涯“加码”。我自觉实力不济,只能在这个角落里写写个人博客,权当消遣,没耽搁正常的工作学习,就不错了。
    • 那些做得好(影响力大、能挣钱)的自媒体人,不仅靠「能写会说」,还靠个人成就背书,才能够吸引足够多的关注,才有足够多的受众把他们的文字当回事。
    • 泡社交网络、混圈子“很没意思”(收效甚微),别人还是看不起你。所以有「成果」才是最重要的,至少你能够比别人多干活。

消费观

  • 尽力买最好的

    在可承受的范围内,买最好的东西(物品、服务)。

    • 这是大学以来,逐渐深深扎根到我脑中的一个观念。虽然我家只不过是一个大城市的小市民阶层家庭罢了,顶多算小康。但是家人舍得给我钱花,我也舍得「月光」给自己花钱,从我买来用的 物品和软件服务 就看得出来。除了其中一些太贵的软件,我基本都买了正版。
    • 在刚开始工作的半年,虽然我经历了退租换住处的风波,损失了不少钱,但是还能够攒到一些钱。但是从 2016 年开始,我开启了「买买买」模式“猖狂”地花钱,每一个月都有购买或多或少的贵价物品和服务。
      • 一月买新蓝牙键盘、触摸板和新羽球拍;二月有回家过年的各种花销;四月换了新居,之后开始按季交更贵的房租;五、六月买了电动牙刷、冲牙器,还开始陆续买更多的正版软件;七月去了冲绳旅游(团队建设);八月买了山地车、羽球鞋和羽球衣,洗牙、补牙各一次;九月拔了两次智齿(两颗),买了新手机、千兆网线转接头;国庆各种聚会、采购…… 消费需求无穷无尽。
      • 例如,新浪新总部大楼的无线网络太差,需要使用物理网口来提高网速,以提升工作效率。大部分同事都用 MacBook Pro 办公,而它没有物理网口,所以需要购买网线转接头。大多数都勤俭持家地选择购买 ¥59 绿联的转接头;我则到苹果官网买了 ¥258 的 USB 3.0 千兆网转接头…… 然而其实其它人大多数挣得都得比我多。
    • 虽然我不愿意承认,但是实际上我已经是「月光族」了,慢慢理解了想要“剁手”的冲动。我开始怀疑自己的消费观是不是正确的:好像有点不理性,为了最好的体验超出自己的承受范围,我大概应该根据性价比来购买,节制消费。
    • 虽然觉得自己这一年该买的都买得差不多了,但还是很怕人性的贪婪 —— 接下来我将不可避免地发现更多的购置需求,加之已被玩坏了的消费观,会让我买得「根本停不下来」。之前买东西都会再三斟酌,买回来都得有大用。但若是真的很想买,最后还是会屈服于内心的欲求;过程的纠结,感觉只不过是为了酝酿一个“名正言顺的借口”罢了。
  • 题外话
    • 我的收入水平和消费水平之间存在落差,于是认知失调了。我目前不敢交女朋友的一大忧虑 —— 自己追求使用最好的物品和服务,又怎么能亏待自己的女朋友呢?我为了活好自己,都有点力不从心了;同等消费水平又能够与之独立平等交往的妹子又看得上我么?我好像并没有那么大的魅力。
      • 是因为我比较“理性”、“自私”(甚至说“没有爱的能力”?),只想自己活得好,不愿意为妹子付出更多?或者是因为那个我愿意为之不计成本、付出更多的那个人还没出现?
      • 可能因为过去的我觉得自己高攀不起那些曾经仰慕的人,所以慢慢变得更关注自己,想着有一天我能够成长到有底气去追求她们。结果我是慢慢变成了只关注自己、不愿意为他人付出太多的人了吗?
  • 断舍离
    • 数数看,我买了不少多余的东西:
      • 耳机 ATH SQ505:压耳朵,戴久了疼。
      • Topumbrella 的超轻伞:伞面太小,不实用。
      • Magic Keyboard 和 Magic Trackpad 2:即使我觉得它们真的很好用,比 MacBook Pro 机身自带的更好,但是它们毕竟还是多余的(非必需品)。还好近期忍住了没有再购买机械键盘。
      • Kindle Paperwhite + 亚马逊官方皮套:虽然它不伤眼,但是 6 寸的屏幕大小,看技术书籍不够用,页面加载不够快。有了 iPad Air 之后,我就不想再使用它了。(最近卖给了亲友)
      • iPad Air + Red Smart Case + 真皮套:最纠结的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有了 iPhone Plus 后,除了偶尔使用它来观看电影、阅读,鲜能派上用场。
    • 断舍离」真是一个需要不断提醒自己并付诸实践的概念。最近被《生活杂谈-物的理念,兼断舍离》提醒了:我不想再被不想要的东西牵绊!
    • 从大学开始就应该多购物,钱不多买不起一手的,就买二手、三手的。然后从低成本的试错中,知道自己喜欢什么东西,需要什么东西,适合什么东西,知道怎么购买划算、省心,建立正确的消费观。不要学我,刚工作才攒到一点小钱,就开始铺张浪费。
    • 后话
      • 最近刚到手的手机,我竟然想过退货,或者卖掉旧手机。反正,我竟然开始陆陆续续把一些闲置的东西到「闲鱼」上开卖,最后卖出了两件,其它的就算了。
      • 想到我竟然为那几千块钱纠结,真是惭愧至极…… 卖东西是一件比较麻烦的事,有时间讨价还价,我还不如去学习呢。这次持续超过两周的纠结,算是对我的消费观的又一次考验。

恶习

  • 虚荣
    • 我经常在获得了一点微小的虚荣之后,就满足了,没有进一步的行动,真是没有出息。
    • 感觉我大学时期的学习、社团、实习,没有做到个人的极致(最好),有部分原因就是虚荣,当然首要原因是懒(还有习惯不好、方法不对)。
    • 好像自己过得还行,可是不敢看某些旧日同窗的朋友圈、Facebook。因为看着 ta 们的生活,就觉得自己处于“水深火热”之中:ta 们的前途一片光明,而我的则「前路茫茫未可知」。没有家底,资历尚浅,混得不好,可以滚粗。
  • 恶习循环
    • 「历史总是惊人地相似」,好像是一种循环,换了一批又一批的演员,重演了一遍又一遍。顽劣的恶习也是,销声匿迹了一段时间之后,又再复发,从一个极端走到另一个极端,又再回到原点。
    • 我经常会意识到自己在文章重复着某些牢骚:恶习又复发了,所以又应该开始反省了,于是又换了一套说法去重新总结某个道理…… 只奢望「重蹈的『覆辙』,每次都能再浅一点。」
  • 物质循环
    • 挣钱
    • 购买更好的工具和服务
      • 提高效率
      • 舒心地享受
    • 打磨工具、磨炼技艺(学习)
    • 致力生产(工作、成就)
    • 挣到更多的钱(或提升地位)

南国之夏

  • 闷热的空气,狠毒的蚊子,反复地提醒你已经回到了南国。
    • 国庆放空,许多时间花在交通和逛街上,像平时那样一直听播客吸收信息,但是时间太长太累人,耳朵也受不了。
    • 所以摘下耳机,不断思考,用手机及时记录各种随时迸发的零碎想法。

碎碎念

  • 逛街
    • 心里装着想做的事,就不会去做那些乱七八糟的事了。现在我就觉得,逛街也算是件乱七八糟的事。
    • 逛街,更多的是逛回忆,回头来每次逛的都是那些地方。偶尔想尝试逛逛没去过的地方,总是浅尝辄止。这次想逛东山口只走了没几步路,这段尝试就无疾而终,因为走得有点累了。
    • 广州地铁进展迅速方便,基本不用怎么安检,虽然还是有人拿着手持安检器来扫背包行李,但是也只是扫一扫就行了,没有大碍。
  • 朋友圈
    • 讨厌别人不搭理你,却又不删掉这些微信好友,又爱又恨,就是别人有价值,可能他日有求于人!赤裸裸的功利主义!?更多是碍于情面,怕破坏本来就萍水相逢的脆弱关系。
    • 可是人还是需要关注,只要有关注,人还是觉得需要好友关怀。
    • 播客 TED 演讲中文朗读版 的《是什么造就幸福人生?哈佛75年追踪研究告诉你答案》(What makes a good life? Lessons from the longest study on happiness. By Robert Waldinger)
      • 它说:对于幸福来说,比起成功,人际关系更重要。
      • 对于总是汲汲于「功利」的我,还是比较不习惯接受这个设定。
      • 但是你临死的时候会去想想:“我还能不能再多工作一会吗?” 感觉怪怪的,甚至有点荒谬。
        • 谁会在乎这辈子上班是不是上得太少了,工作得还不够多?
        • 毕竟工作通常只是为了赚更多的钱,然后更好地享受。
        • 即使真的在乎工作,大概也是因为在工作中能获得乐趣、成就感:工作只是手段,人生还有更重要的东西要追求。
  • 贪婪
    • 想了解人有多不自知和贪婪,来看看大家怎么吃自助餐就知道了。
    • 有时明明食物是充足的,完全没有必要这么贪婪,那些丑态真是太可笑了。无论是三流的 KTV,还是新浪的自助餐厅(不过吃相更文明点罢了)。
  • 读书与游戏

    • 打游戏,给予源源不断的即时反馈,让人欲罢不能。只不过我用刷微博、刷博客、看杂志、读书,代替了打游戏的习惯罢了,本质还是一样的即时反馈。
    • 漫无目的的阅读也没有意义,我还是读对当前的我「有用」的书好了,好好做笔记、总结,应用于实践、生产。没有实际的生产,阅读没有价值(现在暂时是这么想的)。
  • 佐仔志

    • 实话说,这个我觉得不算优秀的博客。刷了他几年来的博客,感觉博主长进不大(原谅我任性的评价),至少不如我自己想像的那样,博主飞速成长,走上人生巅峰。只是简单成家立室,一点点地收入增长,慢慢地改善了生活,好像“境界”上升不快。
    • 突然间,我想到了什么,不由得怅然若失:我以后会不会大概也只能做到这种程度呢?有点不甘心。
  • 和壕吃饭
    节俭 > 奢侈
    • 和真正的“壕”师兄吃饭聊天,他说我换 iPhone7 太奢侈,这样下去攒不到钱。我何尝不知道呢。
    • 这并不是相悖的观念,我两的做法,深层次都一样,只是处境不同。
      • 壕不缺房子,但是也开始希望靠自己攒钱买房子,而不是仍然靠爸妈。壕富极而俭,他也享受过,留过学,游玩过祖国的大好河山,甚至周游世界。
      • 我看起来暴发户,但是我觉得比起昂贵的工具,自己的时间值钱。我需要更高的效率去节省出更多一点的时间,所以用最新最快最好的工具。而我只能纠结些工具、方法论,不时想想有没有更优解可以更快出人头地。
    • 可能还有地区文化差异的问题。北京的新浪里绝大部分都用iPhone,我组里十几个,没剩几个不用苹果的。但是在务实的广州,我壕师兄在网易的某个 iOS 的开发组都不好意思拿 6 Plus 来用,因为其他人竟然基本都不用苹果,要不是用测试机开发,就是用虚拟机,顶多借其它同事的手机,真是太低调务实了……
    • 壕可以过几年做回小生意,我则没有资源和机会,还见识狭隘,难。
  • 做选择
    • 最近练习「做选择」。一件小事都列出考量标准、各方的优劣及其影响程度,麻烦至极。不过比起在空想、纠结中做选择,可能反而更省时间?
    • 这样有理有据,虽然感觉这个过程很浪费时间,但是只要将重要的判断依据、理论记录下来,就能有利于以后做选择。
      • 决定了之后,忘记了当初的理由也可以再回顾,更不容易反悔决定,为日后的决断积累经验(需要时间检验)。

选择困难

  • 最近换了手机
    • 小屏的 iPhone 7 裤袋进出自如(怕贼啊),顺手。单手操作,不怕滑手了,单手输入更顺手了(可以换成系统自带的10键中文键盘,很好用啊,3D touch 吃),响应快如闪电,特别是解锁、开启应用,而且终于用上了 3D Touch,记录零碎的想法很方便。
    • 从用 Evernote 记录想法,变成了用 Wunderlist。
  • iPhone 大屏 or 小屏?
    • iPhone 7 plus
      • 优点:
        • 电量大,续航长!可以少带充电宝(我有电量恐惧症)
        • 大屏幕的视觉感受好,能容纳更多信息,适合影视、玩手游、阅读…
        • 拍摄效果更好,毕竟双摄像头(我不爱好摄影,这个可有可无)
        • 更习惯,毕竟用惯了 6 plus
      • 缺点:
        • 放裤袋难受,特别骑车、挤公交时,需要掏出手机或者放回手机时尤甚
        • 单手操作效率不高,右划返回的手势就用不了,站着坐车手拿不稳…
    • iPhone 7
      • 优点:
        • 单手操作效率高!
      • 缺点:
        • 电量相对不足,续航相对短
        • 用惯大屏手机,视觉上不适应(毕竟平时挤公交不多,安稳地坐着工作的时候更多!)
    • 纠结了很久,最后买了 7。虽然后悔,但是已经适应。
    • 现在我轻描淡写,其实我这个强迫症在这个选择的过程中痛苦万分。
  • iOS 输入法对比
    • 我用小屏手机之后,终于不需要再用输入法的单手模式了。可是选输入法比选手机更令我纠结。
      • 最大感受:纠结正是因为各有优劣,当前没有一个相对完美的选择。
      • 最后决定:主要使用「讯飞」,辅助实用「搜狗」!
    • 考量标准:实用(核心、常用功能)> 功能多、齐全 > 颜值
      (下文括号内的内容为个人的考量)
    • 列举:
      排除所有全屏输入法,因为经过我个人长期的使用验证(个人感受),小屏手机还是九键(拇指键盘)输入的效率最高。
      • iOS 10键输入法:
        • 优点:
          • 3D Touch 移动光标很灵活(有点费力)
          • 滑动按键输入相应字母!可以精准输入拼音,甚至英文(用不惯,毕竟习惯了点按,只有输入符号数字才会滑动)
          • 系统自带比较稳定、启动迅速(次要)
          • 语音输入
        • 缺点:
          • 字词、表情的候选列表铺满屏幕,不方便选择!
          • 不能点划输入数字
      • 百度输入法:
        • 用习惯了。无明显短板,也没有杀手级应用,只是没有 OCR、语音输入等功能。
          • 工具栏可定制。
          • 有用于滑动移动光标的按钮。
          • 用久了,个人词库较丰富。
      • 触宝输入法:
        • 优点:键盘皮肤的颜值超高!(所有输入法中最高的!)
        • 缺点:没有便捷移动光标的功能!
      • 搜狗输入法:
        • 优点:
          • 滑动键盘移动光标,在文字输入时时也可以用,立即调整!(还不错)
          • 滑动输入汉字(可有可无,毕竟还是点按便捷快速,准确率高(试过,但是个人习惯很难改))
          • 云输入(个人感受)匹配词语、句子最准的输入法!(不过用得多了,各输入法的效率不会差太远)
          • 粘贴版快捷输入!复制文字后,输入法候选列表直接出现剪贴板的内容(真好用)
          • 输入法中,只有它有 OCR 功能!识别图片进行文字输入(杀手级应用)
          • 语音输入
        • 缺点:
          • 英文键盘的 ⇧ 等同 Caps 不利于输入单个大写字母!(反人类!其它输入法的 ⇧ 都是分三档的(小写/单次大写/大写)。不过可以用系统英文键盘规避这个问题,但是系统英文键盘不能滑动输入符号)
          • 入数字 0 的按钮布局位置不合理(很不适应,有点难忍)
          • 不能定制工具栏的常驻按钮,没法将「分享」按钮替换为更常用的「快捷短语」
      • 讯飞输入法:
        • 优点:
          • 公认业界第一的语音识别输入能力。准确率高,支持方言(我已经越来越多地使用语音进行日常的文字输入了)
          • 在非手写的键盘,竟然也可以滑动手写输入文字!
          • 支持 3D Touch 移动光标。
          • 工具栏可定制。
        • 缺点:
          • 没有明显缺点,只能说比别人缺了点功能(搜狗差点在我心目中胜出)
      • 其它补充说明:
        • 尝试「滑动输入」,搜狗拇指键盘和全键盘均支持(届时滑动键盘移动光标的功能不可用),百度的拇指键盘不支持。其输入速度在习惯后提升,容错性不如点按,毕竟滑动输入错了就得回退重滑一遍,毕竟点按输错一两个字母即可回退。
        • 又试了一次「触宝输入法」(键盘皮肤颜值太高),还是因为没有光标移动功能而不想用,小幅移动要靠系统的长按光标所在处再挪动实在太慢了,我不想让拇指离开键盘区(屏幕下半部)。
        • 真的很想用系统自带的拼音10键键盘,可是展开字词、符号的候选区时,选项铺开到全屏幕,最频繁使用的几个非常用字符却在最顶部,真是反人类。
    • 你看出我强迫症有多严重了吗?

文摘

大观

  • 你看起来很厉害,所以一事无成

    考70分的人是永远没有考90分的人厉害的,无关谁付出了多大努力。
    付出30%努力做到50%的人只能收获内心虚幻的成就感,那些付出了200%只收获了80%的人却能得到这个世界的奖励。

    • 年少,时光悠长得仿佛没有尽头,产生了流毒,现在时间很宝贵了,但是纠结完美、浪费时间的习惯很难一时间改回来了。
    • 发现自己越发地贪婪,还有不可满足。原来的人生主题是不可能实现的。
      • 所以我改变了我的人生主题。
  • 长日无痕(三)

    • Work-life balance? 有舍才有得。

      他最头疼的事情是让美国员工多些狼性,少些 work-life balance。

      如果你去美国的同类公司看看(Cisco 没去过,但 Juniper 亲身经历),你会发现除华人工程师外,一个工程师典型的工作时间一天不超过六小时。极端的例子是早上近11点晃荡过来,在 Pantry 读读 USA today,然后午餐,餐后再来个半小时的散步,踱回来后开开会,写写代码,四点多晃荡走去接娃回家,晚上和周末找不到人影。你说这打了折的 40 小时怎么竞争?

  • 月饼与价值观

    • 这篇“李菊福”(理据服),道出了程序员的心里话。
      再引用 和菜头微博

      在互联网世界里,程序员就是巫师,大众就是麻瓜。巫师的事情和大众根本说不清楚,因为做大众太容易,懂得道德判断就可以了。所以,程序员宁愿去网站Github写程序交基友,也懒得和大众啰B嗦。而程序员组建起来的技术公司,也天然地压制各种麻瓜,推崇巫师文化。没有什么扁平化管理,不过是厌恶麻瓜罢了

  • 剖析楼市真相与趋势
    摘自时寒冰的微信公众号。

    • 实业家的愤懑

      做实业老老实实养活几千号工人,创造就业,生产产品,为社会做贡献,然而努力了十几年,却不如人家一幢楼赚得多。

      这算得上是不健康的经济现象吧?我对未来感到悲观。

    • 破灭
      买不起房子,更别说北京的房子了;也没钱移民,所以难以肉身翻墙逃离这个地方。我还没好好见识过欧美的花花世界,不确定自己会不会更喜欢那个地方,不过我猜自己大概还是更爱这里。

      可是房价上涨何时是个尽头?我相信我国之后的几十年还会变得更繁荣,但是我还是觉得一定能够在有生之年看到我国房地产泡沫的破灭,或许就在不远的将来。如果我能够活到 70 岁,那么离我离开这个世界的那一天还有 46 年 —— 我不希望泡沫破得太晚,以致人生后半段随着崩溃的经济,一直走下坡路。

      比起国家为保房地产「饮鸩止渴」,我更希望房价早日回归它的真实价值。「长痛不如短痛」,或许代价很大,但是继续维持现状不怕日后「站得更高摔得更惨」吗?我国的经济会触底,但是还是有很大可能慢慢地恢复过来,然后更健康地增长,生活随之又慢慢地变好 —— 我更喜欢「先抑后扬」的人生图景。

    • 看不透
      不是精英,不是权贵,看不透这荒诞的现实。房价疯狂,手上的钱不断贬值,挣的钱又不多…… 我能做什么呢?还是有一些事可以做的:买不起房子,但是租得起;没钱移民,但是有钱学英语。
      • 注意健康,买好商业保险(意外、重大疾病),保证病得起。
      • 留足“过冬的粮食”(应急的储蓄),将就着过日子,成本不会高。
      • 舍得投资自己,磨练秉性、才能。有学习的能力、挣钱的本领,无论什么世道,至少能挣口饭吃。

Coding

  • 代码的 3C 标准

    • 摘录自 ruanyf微博

      代码(code)的 3C 标准:可理解 Comprehensible、正确 Correct、可复用 Composable。

  • null 的处理

    • 摘录自 王垠的博客 文章《编程的智慧》:

      函数作者:明确声明不接受 null 参数,当参数是 null 时立即崩溃。不要试图对 null 进行“容错”,不要让程序继续往下执行。如果调用者使用了 null 作为参数,邧么调用者(而不是函数作者)应该对程序的崩溃负全责。

      上面的例子之所以成为问题,就在于人们对于 null 的“容忍态度”。这种“保护式”的写法,试图“容错”,试图“优雅地处理 null”,其结果是让调用者更加肆无忌惮的传递 null 给你的函数。到后来,你的代码里出现一堆堆 nonsense 的情况,null 可以在任何地方出现,都不知道到底是哪里产生出来的。谁也不知道出现了 null 是什么意思,该做什么,所有人都把 null 踢给其他人。最后这 null 像瘟疫一样蔓延开来,到处都是,成为一场噩梦。

      正确的做法,其实是强硬的态度。你要告诉函数的使用者,我的参数全都不能是 null,如果你给我 null,程序崩溃了该你自己负责。至于调用者代码里有 null 怎么办,他自己该知道怎么处理(参考以上几条),不应该由函数作者来操心。

      真知灼见值得复习。

电影

  • Limitless 永无止境
    一部爽片。

    做一个高智商的人是怎样的感觉?

  • 白日梦想家
    《The Secret Life of Walter Mitty》
    我就是一个经常做白日梦的人。愿:

    让梦境照进现实。

  • Whiplash 爆裂鼓手

    • 不疯魔不成活?

      长者曾经教导:「一个人的命运啊,当然要靠自我奋斗,但也要考虑到历史的行程。」
      所以时刻告诉自己,我是个平凡的人,可以接受各种失败。但我却不平庸,所以不能接受没有尽力抗争后的失败。

    • 众人和我

      我也很有天赋,但是并没有活得很好。只是因为我没有去努力而已,如果我「疯魔」起来,也能「to be one of the greats!」为什么我没有去努力?只是因为这不是我追求的生活罢了。

      这样可以回避努力的痛苦,同时保有高自尊。除了自己,天知道这是不是借口?

尾声

  • 博客更像我公开的「笔记本」—— 我不一定会发布新文章,我经常会强迫症似地不断更新、完善旧文章。
  • 虽然痴心妄想,但是我还是希望这是本博客的最后一篇“扯淡”文章,以后“扯淡”都到微博去。
  • 你没有看错,目前的我还处于人生的初级阶段:感觉自己仍然还是一个没有执行力、令人讨厌的“鸡血男”。

Winter

winter is coming.

  • 北方的冬天来得特别早,我讨厌的凛冬将至。
  • 我真的觉得自己活的太仔细了,我应该活得糙一点。我就是个强迫症,细节控,洁癖(整洁癖)……
    • 我太执着于一些无关紧要、没有意义的事了,整天瞎忙在这些事上,沉浸于塑造网络空间上那个虚拟的自己,实在太可笑了。
  • 其实网络空间的我,就是现实生活中的我的投射。如果现实生活中混得不好,那么在网络空间混的好的可能性,也不会高到哪去。
    • 自从我(被迫)弃了 QQ 空间这个坑之后,我也对技术博客心生退意了,折腾得够了,受够了。
    • 早前的我还想着那些人怎么那么没有耐力,这么容易就放弃写博客了,真是弱鸡。我突然更能理解这种做法了。
  • 现实生活中,有太多重要的事要去处理。
    • 即使给我配司机、保姆、秘书,我依然忙不完想做的事,不仅仅是有钱就能解决的,更何况我缺钱(穷)。
    • 学生时代仿佛无穷无尽的悠长时光,给了我深深的错觉,可以为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只要我在意、乐意,就能蹉跎很久很久。
    • 现在哪里有那么多时间、精力去纠结、折腾,不能任由强迫症、“逃避”和“慵懒”肆虐我的青春了。
    • 要更专注于工作和现实生活。只有现实中活出一个更好的自己,网络空间里的那个虚拟的我才有存在的价值。
  • 我还是会继续更新技术相关的文章,不过尽量不写得那么“强迫症”(面面俱到、絮絮叨叨)了,过度追求那所谓的秩序、整洁、完美…… 没什么意义。
  • 现实中我还有太多太多的缺点要去改正。要把我的坏习惯都一点一点一个一个扭转过来,这就已经需要很多的很多的努力了,需要投入无数的时间和精力,还有长久不断的思考和实践。

One at a time.

0%